钢材的强化过程

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钢材的室温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温度Tc是设计材料的更基本指标。随着工程应用对材料高性能要求的提高,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钢树材料的强度和降低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温度Tc上。根据塑性变形理论,提高钢的强度可以从两个力面进行,即:
(1)众所周知,实际晶体的屈服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的原因是由于缺陷的存在,如修复等缺陷。因此,如果能消除等晶缺陷,制备出完整的晶体,就能充分发挥晶体中每个原子的结合强度,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例如晶须、无定形材料等。非晶材料和铁晶须的机械性能。可以看出,非晶材料的强度值远小于铁晶须的强度值。
(2)然而,由于非晶材料的弹性模量低于铁晶须和纯铁多晶的弹性模量,实际强度和理论强度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弯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比率来反映。可以看出,对于非晶材料,FB/e=0。02~0.06.它已经达到理论抗拉强度的1/10-1/3,与晶须的数量级相同。可以说,非状态材料的强度基本上达到了理想材料的强度。